提起便后滴血,也许很多人的反应就是得了痔疮。
但事实上,除了痔疮之外,还有一种疾病也会导致便后滴血,它就是肛裂。二者发病原因和症状相似,但确实两种不同的肛肠类疾病。
肛裂是个啥?
肛是肛管(消化道末端,上连直肠,下接肛门),裂是裂开。所以肛裂是因肛管组织裂开,反复不愈而形成的一种疾病。
英国《药物与治疗公告》中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,肛裂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1%,占肛肠类疾病的第二位,仅次于痔疮。常见于20-40岁的青壮年,男性多于女性。
哪些因素会导致肛裂?
美国克利夫兰医院的结直肠外科医生Jean Ashburnz指出,和其他所有的损伤一样,肛管组织裂开也是由于外力的摩擦和冲击所致。
所以便秘(便便过硬)或者腹泻,是造成肛裂的较常见原因。
除此之外,肠道、肛管部位出现炎症、肛门动脉血液循环不畅(裂口难以愈合),也会导致肛裂发生。
同样是便后滴血,肛裂和痔疮有啥区别?
可以通过以下特征区分痔疮和肛裂:
-
疼痛时间和强度不同:早期痔疮,但会有便血;而肛裂较明显的症状则是排便时剧烈疼痛,偶有便血。
-
出血量不同:肛裂症状是以便后滴血和纸上擦血为主;但痔疮是便便溅血,出血量较肛裂更大。
-
触感不同:痔疮发展到后期可脱出肛门,用手可以摸到突出物;而肛门撕裂的症状是以疼痛为主,严重时可能会形成溃疡,但不会脱出肛门。
得了肛裂,该如何治疗?
Ashburnz认为,肛裂治疗应采取以下措施:
-
增加膳食纤维(蔬菜水果)摄入、适量运动,并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,这是治疗肛裂,预防肛裂反复的前提。
-
硝苯地平软膏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加速伤口愈合,是早期肛裂的有效措施。
-
严重肛裂应采取手术治疗。